在人们的印象中,斯大林逝世后,赫鲁晓夫就成为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。其实不然,在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之间还有一位过渡性的人物,他一度登上了苏联政治权力的顶峰,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就黯然下台,不久被赶出莫斯科,而且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境内担任一个水力发电厂的厂长。那么,这位昔日的苏联风云人物到底是谁呢?
一、迅速崛起
此人就是格奥尔基·马克西米利安诺维奇·马林科夫(下文简称马林科夫)!1902年1月,马林科夫出生在沙俄境内的奥伦堡。马林科夫三岁那年,他的父亲病死,因此是由母亲、外祖父抚育长大的。1917年,俄国爆发十月革命,随即爆发内战,年轻的马林科夫也报名参军,不过并未上战场,而是负责文案的政工人员。
莫斯科的一所高等技术学校学习期间,马林科夫支持斯大林路线,并且积极与“托洛茨基分子”作斗争。凭借着出色政治嗅觉以及灵活多变的风格,马林科夫获得了卡冈诺维奇的赏识,并在卡冈诺维奇的推荐下,来到了斯大林身边工作,并且很快取得了信任。1934年,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马林科夫出任联共(布)中央组织部部长。
展开剩余60%二、登上顶峰
在之后的这段时间里,苏联政局风云变幻,不少炙手可热的人物都跌落尘埃,比如叶若夫。不过马林科夫却安然无恙,他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,将投机取巧、见风使舵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,不仅没有受到叶若夫的牵连,反而不断得到晋升。在大清洗时期,马林科夫也参与了这场血腥的运动,并与贝利亚建立起了不错的关系。
1946年3月,马林科夫又得到了提升,成为苏共政治局委员、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。不过之后的一段时间,他一度被斯大林外放,在贝利亚的帮助下,才得以返回莫斯科。在1952年的苏共十九大上,马林科夫代替斯大林作中央工作报告,并进入核心领导层。一年后斯大林病死,马林科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。
三、黯然下台
当时中央主席团排名是这样的:马林科夫、贝利亚、莫洛托夫、伏罗希洛夫、赫鲁晓夫、布尔加宁、卡冈诺维奇、米高扬、萨布罗夫、别尔乌辛。苏联新领导集体表面上一团和气,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。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、伏罗希洛夫、卡冈诺维奇、莫洛托夫等人联手,于1953年6月除掉了二号人物贝利亚。
之后,赫鲁晓夫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,但他并未满足,将斗争的矛头对准了马林科夫。1954年的时候,赫鲁晓夫通过重新审议“列宁格勒案件”,使得马林科夫的声威每况愈下。1955年2月,马林科夫被解除部长会议主席,降为电力部长、部长会议副主席。两年后,马林科夫再遭打击,调任水电站站长,后还被开除出党。1988年1月,这位昔日的苏联最高领导人病死。
发布于:北京市瑞和网-炒股配资门户网-正规期货配资-股票配资注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